1、花灯

花灯,又名灯笼。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,在古代,其主要作用是照明,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,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,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,成为照明工具。

1、龙灯
龙灯又称龙舞,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舞蹈。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龙的崇拜。身长20米左右,直径60-70公分,内用铁丝做成圆形,安上灯泡或蜡烛,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。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。1人在前用绣球斗龙,其余全部举龙,表演“二龙戏珠”、“双龙出水”、“蟠龙闹海”等动作。

2、张家界高花灯
张家界高花灯,亦称高皇灯,相传起源于东汉章帝初年,洪下之战中洪下“蛮人”举火把所跳舞蹈。高花灯的灯代表着光明幸福,12个灯表示12个月,月月平安无事。




3、平江花灯戏
平江花灯戏在民间被称为灯戏,流行于湖南平江县境和浏阳东乡一带的地方传统戏剧,它以平江方言和长沙官话相结合,提炼为舞台语言。传统剧目有100多个。先期的剧目多为艺人创作,反映农村生活,泥土气息浓郁。




4、嘉禾花灯戏
嘉禾花灯戏是直接脱胎于田间调节劳逸的民间歌舞,东汉时代就已开始,逐渐发展成对子调,开始伴龙狮表演,进而演人物故事,继而发展成戏曲形式的“两小戏”、“三小戏”。在湘、桂、粤、赣一带颇为盛行,到清代乾隆时期,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花灯戏。

2、纸扎

中国的纸扎艺术最初起源于丧俗,它是将扎制、贴糊、剪纸、泥塑、彩绘等技艺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。纸扎在民间又称糊纸、扎纸、扎纸马、扎罩子等,它是为满足民众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种形式。

1、凤凰纸扎
凤凰纸扎历史久远。纸扎工艺的主要材料是竹块、篾条、木棍等,扎成各种人物、动物、花草、虫鱼、用具等形象,糊以皮纸,施加彩绘。各种纸鸢、飞鹰、蝴蝶、虾、蟹、蛤蟆、美人、戏曲人物形象逼真,惟妙惟肖。 2006年,凤凰纸扎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08年,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保护主体

2、临澧纸扎
临澧纸扎工艺历史悠久,自古延续至今,临澧一带,纸扎艺人众多,以蔡氏纸扎最富盛名。蔡氏纸扎在制作工艺、题材、艺术特色方面个性鲜明,富含临澧独特的地域文化于其中,艺术魅力独具。

传统手工艺人

基地成果